□記者 韓朝 陳志洋 張群 馬心依 祁鑫
“沒想到會說普通話就可以實現在家門口就業,現在我每月都可以賺3000多塊錢!”日前,承德縣南溝村“呼叫微中心”員工顏超笑著對記者說。
顏超說的“呼叫微中心”,是承德縣在推進普通話應用呼叫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方面的創新舉措。面對縣城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擴張迅速,人力資源出現不足的現實問題,承德縣針對外包服務公司的用工需求,在村一級建立“呼叫微中心”,緩解企業用工壓力,以華明服務外包產業園為平臺,將呼叫類服務外包產業向鞍匠、三家等23個鄉鎮延伸拓展,進一步打造承德縣服務外包新格局。
“我們通過大量的走訪調研,結合普通話優勢,為這些不方便外出務工的農村婦女量身打造了‘呼叫微中心’項目。”承德縣三家鎮黨委副書記趙久軍說。
承德縣委、縣政府詳細考察、認真選址,在鞍匠鎮南溝村和倉子鄉小河西村率先建立試點,研究“呼叫微中心”發展可行性,將村集體資產——閑置房屋打造成為能容納24坐席的標準化呼叫類服務外包辦公場所,并充分發揮駐村工作隊職能,做好潛在勞動力前期調查和就業意向摸查,鼓勵農村留守婦女、未就業畢業生等群體參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將企業好操作、上手快的“入門級”業務直接派單到村,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加一份收入,推動新一代服務外包人才的培養向鄉村拓展。
在華明服務外包產業園,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用流暢的普通話與全國各地的客戶進行溝通聯系。在這里,有2000余人像顏超一樣,憑著一口“承德好聲音”實現了在家門口輕松就業……字正腔圓的普通話,正在逐步轉化為蓬勃興旺的語言產業。
“平時為了照顧家人不方便外出務工,現在可方便多了。”顏超說。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承德市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緊緊錨定目標任務,高標準高質量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以產業振興為出發點,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打造農民增收新“引擎”,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省委、省政府提出,承德要“發揮普通話優勢,做大做強呼叫服務外包產業”。今年以來,承德縣結合本地實際,積極鼓勵服務外包企業開辦鄉村“呼叫微中心”,進一步拓展普通話應用工作,推進主題教育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傾力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截至目前,承德縣已完成打造村鎮級“呼叫微中心”6個,帶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100余人。
“我們計劃2027年引入呼叫類企業100家以上,為1萬名以上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產值達到50億元,把‘京北聲谷’品牌做大做強。”承德縣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際林說。